2022年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直接引进文职人员公告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 *** 军政部陆军医院,1950年改编为西南军区总医院,1955年转隶第七军医大学为第二附属医院,1975年改称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改编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新桥医院。现已建设发展成为一所主干学科强健、临床技术突出、人才队伍坚实、军事特色鲜明,集教学、医疗、科研、卫勤保障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教学医院。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医院占地面积960亩,展开床位2825张,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9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5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1个,全军医学研究所4个,全军医学专科(病)中心6个,优生优育中心学科3个,重庆市研究所4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6个,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重庆市科普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中心2个。医院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32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25个、专培基地3个。重庆市质量控制中心7个。医院拥有以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医师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为代表的拔尖人才群体。
年门(急)诊量290万余人次,年收治病人13万余人次,手术量8.9万余台次。现有教职员工4600余名,博(硕)士学位获得者1000余名。
医院历届党委十分重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引进、选聘、晋升等机制。今年,为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重庆,落户新桥,我们开辟了博士“绿色通道”,专门制定了“暖心福利”。
一、引进方式
采取四种引进方式,包括:
1.特招入伍。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的理学、工学博士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特招入伍。
2.文职直接引进。优秀聘用人员可优先招录为文职人员,按文职人员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3.合同 *** 引进。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岗位类别享受年薪或月薪待遇。
4.合同 *** 引进。 *** 专家,根据出勤天数,按照所聘任特聘岗位类别的基本薪酬标准,核算待遇其相关待遇(计算标准:薪酬=年薪总数÷12÷21.75*工作天数,累计不超过48天)
二、福利待遇
(一)特招入伍、文职引进
福利待遇按全军统一政策执行。直接引进文职人员可享受安家补助费6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更高200万元。
(二)合同 *** 引进
1.薪酬方式:年薪制和月薪制
年薪制:特聘人才、科研、实验技术岗位实行年薪制。根据应聘人员的科研成果,人才奖项等具体情况,确定岗位等级,享受年薪待遇。特聘人才岗位年薪40-100万/年,研究、实验技术岗位年薪15-45万/年。
月薪制:薪酬及“五险一金”按照重庆市事业单位标准执行,由“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各类津补贴”组成。
博士“暖心”福利待遇:
实行博士直通车制度,随时报到、随时办理。正式录用到我院后,还可直接面试(免笔试)优先录用为军队文职人员。博士可优先选派学术交流、出国深造,在课题申请、职称晋升、人才遴选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在享受聘用人员基本薪酬待遇前提下,另发放博士津贴3000-5000元/月,享受2000元/月左右(参照军队同级别住房补贴标准)租房补贴。可享受青年人才临床创新基金10-30万。
2.继续教育
鼓励继续深造及出国留学,期间保留岗位、缴纳社会保险。
3.职称晋升
采取“评聘分离”的办法,先参加重庆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文职人员参加军队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资格考试),取得资格后,再参加医院评审通过后,聘用为相应职称岗位。
4.其他福利
包括子女入托、户口迁入、健康体检、本人及亲属就医绿色通道等。
三、高层次博士人才引进计划
重庆市职改办2022年职称评定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印发《重庆市2022年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于11月启动2022年职称评审工作,重庆各类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应申报条件的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转业择业 *** 干部都可以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申报职称时除了工作业绩、学术论文,继续教育学时也不可忽略。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学时与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等息息相关,所以专技人员在申报职称时一定要完成本年度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来源: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
■新闻链接
问:专技人员需要学习什么?完成多少学时?
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问:专技人员可以在哪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公需科目学习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专业科目学习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完成。专技人员可以通过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 *** 培训入围备案学习平台重庆人社培训网()进行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学习。在重庆人社培训网平台提供的学习内容中修完学时即可认定为完成当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问:专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流程?
(一)注册/登录
进入重庆人社培训网),进行注册或登录。
(二)选课学习
1.在在线学习中心一栏选择公需科目/专业科目进入。
2.选择对应年度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培训,购买并进行学习。
3.学习完成可在线查看、下载和打印培训证书。
问:学习过程遇到问题怎么办?
遇到问题请联系重庆人社培训网:
(一)帐号注册、登录、证书打印问题咨询:400-023-9229,按1选择登陆注册问题。
(二)政策咨询:400-023-9229,按2选择政策咨询。
(三)学习进度等学习过程技术问题咨询:400-618-7500,按2选择售后服务。
2022年新冠一线人员职称政策
一、优先申报评审。参加疫情防控重庆职称绿色通道2022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重庆职称绿色通道2022,用人单位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重庆职称绿色通道2022,优先推荐申报,优先评审。职称评审同等条件下向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
二、开辟绿色通道。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一年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或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结合业务能力水平评价,可直接申报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或考试。
三、突出抗疫表现。将抗疫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鼓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救死扶伤、严谨求实、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成果和贡献列入年度职称评价指标,作为加分项。破除“唯论文”倾向,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疫情防控中的临床救治情况、病案病例、诊疗方案、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果、流行病学报告、病理报告、药物疫苗研 *** 况、试剂检测设备产品研发应用情况、工作总结、心理治疗和疏导案例等均可作为成果申报参评。对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免于参加专业实践能力考核。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经历可视同为一年基层工作经历,视同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时学分。要通过职称评审,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紧紧围绕疫情防控,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攻关体系建设,把论文写在临床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一线。
四、优先岗位聘用。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岗位等级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审通过的,用人单位将其直接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五、优化评审服务。各地要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合理安排职称评审,给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适当休整时间,不搞突击性申报、评审。职称申报要简化材料、优化程序,不给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增加额外负担,使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心无旁骛投身工作。评审通过后,要督促做好后续岗位聘用、兑现工资待遇等有关工作。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适用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参加新型检测试剂、抗体药物、疫苗、诊疗方案、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等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人员等,具体范围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通过绿色通道享受提前申报、优先晋升岗位等级的人员,原则上只享受一次政策优惠。
做好职称工作是关心关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举措。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落实,认真倾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所急所盼,与卫生健康、科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共同把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