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一、重庆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重庆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该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直管副部级,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二、重庆大学的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重庆大学工程学部职称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重庆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共36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 *** 教育学院、附属医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校拥有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46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9000余人,本科生2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800余人。在职教职工5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2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 *** 特殊津贴专家7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奖励计划”入选者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3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重庆大学工程学部职称他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2个。
重庆大学有哪些院系,重庆大学院系设置,部门
截至2016年6月,重庆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共34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 *** 教育学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设有本科专业96个,覆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2]
教学单位
学部
学院
系名
文理学部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统计与精算学系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系
应用物理系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 生物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
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经济学系
公共管理学系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日语系
德语系
研究生公共英语系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馆
绘画系
工业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
音乐系
舞蹈系
动画设计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学系
汉语言文学系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公共体育一系
公共体育二系
公共体育三系
体育教育系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表演系
导演系
摄影系
文学系
美术系
工程学部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机与电器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系
机电工程系
机械基础系
汽车工程系
工业工程系
制造工程研究所
风力发电技术及装备研究所
现代机械基础技术研究所
工业工程研究所
车辆工程研究所
机电工程研究所
机械设计制造研究所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动力机械系
热能工程系
可再生能源系
热物理系
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核能工程系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基础力学系
工程力学系
采矿工程系
环境科学系
安全工程系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冶金工程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
材料加工工程系
材料科学系
建筑材料工程系
装饰材料与工程系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工程力学系
基础力学系
空天工程系
建筑学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系
城市规划系
景观系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岩土工程系
路桥工程系
安装工程系
测绘工程系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工程系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信息学部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通信工程系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系
物流工程系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计算机工程系
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基础系
重庆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技术系
应用软件系
法学部 重庆大学法学院 私法系
公法系
经济法与环境法系
理论法与国际法系
工商管理学部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学系
金融系
企业管理系
会计系
信息管理系
市场学系
其他学院/部 重庆大学弘深学院 经管大类
机械大类
电子信息大类
电气大类
土建大类
重庆大学国际学院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本科生教学部
研究生教学部
集成电路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数学系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组织机构
现设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路桥工程系、安装工程系、测绘工程系等五个系 。
成立建筑力学教研室、建筑图学教研室、防灾教研室及专业英语教研室等四个直属教研室,其中,建筑力学教研室由结构力学教学小组、理论力学教学小组、材料力学教学小组三个教学小组组成。
成立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及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两个实验中心。其中,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由结构工程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路桥工程实验室、施工实验室、测绘实验室、 *** 实验室、安装实验室组成;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实验中心由工程地质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建筑图学模型室、施工实验室、测绘工程实验室、CAI实验室组成。 系主任:程睿 副系主任:杨忠平 康明
建筑工程系是学院最早成立的教学机构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迁,目前成为学院规模更大,承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
建筑工程系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15余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2人,占教师总数的62.6%;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建筑工程系拥有学缘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截至2014年,建筑工程系下设相关专业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建筑工程系承担了3个大类系列课程建设项目,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近年来教学成果显著,作为主持和主要参与者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10项;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建筑工程系历来十分重视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出版教材,组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和有实践工程经历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全系共有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高校土木工程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建筑工程系主要承担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每年招生规模约300人。自三年级开始,学生根据自愿选择专业方向,并按建筑工程、地下建筑与工程、路桥工程和安装工程四个课群组进行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建筑工程系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多样化模式,与泓深学院联合培养的泓深土建班、学院设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班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将深入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多样化培养方式,实现国际间联合培养、行业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入结合,加快发展,力争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大学专业评级
重庆大学专业评级如下:
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序号 学校名称 学科名称 评估结果
1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 A-
2 重庆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A-
3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A-
4 重庆大学 法学 B+
5 重庆大学 数学 B+
6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7 重庆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8 重庆大学 建筑学 B+
9 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 B+
10 重庆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B+
11 重庆大学 矿业工程 B+
12 重庆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B+
13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B+
14 重庆大学 城乡规划学 B+
15 重庆大学 软件工程 B+
16 重庆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B+
17 重庆大学 工商管理 B+
18 重庆大学 应用经济学 B
19 重庆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 B
20 重庆大学 物理学 B
21 重庆大学 生态学B
22 重庆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B
23 重庆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B
24 重庆大学 风景园林学 B
25 重庆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B
26 重庆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B-
27 重庆大学 统计学 B-
28 重庆大学 力学 B-
29 重庆大学 冶金工程 B-
30 重庆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
31 重庆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B-
32 重庆大学 公共管理 B-
33 重庆大学 新闻传播学 C+
34 重庆大学 生物学 C+
35 重庆大学 光学工程 C+
36 重庆大学 理论经济学 C
37 重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C
38 重庆大学 美术学 C
39 重庆大学 化学 C
40 重庆大学 设计学C-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