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程师,职称评审是事关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重庆市职称评审破格条件则是评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剖析重庆市职称评审破格条件的内涵和重要性,为您解答职称评审中的种种疑问。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重庆选调生发展怎么样?
您好,根据相关政策
1.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学位证或不按时报到的,取消录用资格。到区县(自治县)报到后,由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街道)统筹分配,并按规定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新录用人员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办理公务员转正定级手续;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2.按照中央组织部有关规定,录用后到村(社区)任职2年时间。
3.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满2年后,可参加市级和区县级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对工作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可择优选拔担任各级领导干部,或按程序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名单进行培养。
4.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可按规定享受所在区县同层次人才的引进优惠政策。
5.考生不需要缴纳考试报名费和体检费。
在乡镇条件艰苦点,转正调任后都是干部,高学历还有优惠政策支持,选调生后面发展空间大、机会多,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有其他疑问欢迎关注点赞~
重庆科技学院明年有望升格为大学吗?
笔者十年前在重庆大学城读书,有朋友是重庆科技学院,经常聚会,就听他说过要升大学,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名为重庆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并于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学院办学以工为主,石油、冶金、机电为特色,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朝气蓬勃、蕴藏着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
重庆科技学院的收分大多位于二本线和一本线之间,石油专业为学校王牌专业,收分更高一般超过一本线,收分第二的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在一本线左右。
学院升格为大学主要需要如下条件:
1、办学规模:大学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2、学科与专业方面: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3、在教学与科研水平方面:称为大学的学校还应达到这些标准——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等等。
4、师资方面: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
5、“大学”更具有综合性,当一所学院达到大学的标准后,可申请升格为大学。
科技学院目前还没有开展研究生教育,科研项目和成果都还不多,师资力量都还没达到一定的比例,所以综合实力相对较滞后,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的基本要求还没有达到,因此要想升为大学还需要学校师生的继续努力。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重庆科技学院是一个什么层次的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前身分别是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这是两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2004年5月18日两校正式合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重庆科技学院。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在中国学院升格为大学需要什么条件:
办学规模:大学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学科与专业方面: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师资方面: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
在教学与科研水平方面:称为大学的学校还应达到这些标准——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等等。
一般来说,“大学”更具有综合性,当一所学院达到大学的标准后,可申请升格为大学。
当然,也会有一些学校被破格提升为大学。
总之,希望我国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好,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重庆科技学院是一个什么层次的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前身分别是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这是两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2004年5月18日两校正式合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重庆科技学院。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在中国学院升格为大学需要什么条件:
办学规模:大学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学科与专业方面: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师资方面: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
在教学与科研水平方面:称为大学的学校还应达到这些标准——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等等。
一般来说,“大学”更具有综合性,当一所学院达到大学的标准后,可申请升格为大学。
当然,也会有一些学校被破格提升为大学。
总之,希望我国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好,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
民国时期的奇女子中,你最欣赏谁?
随着社会文明的开放和发展,民国的优秀女子一时百花齐放。在这众多优秀女子中,从综合的角度来讲,我更为欣赏林徽因!
在当前社会,我们越来越关注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民国时代的林微因,在众多女子当中,我以为是综合素质更高的一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专业学识,还包括交际和道德修养等。
为社会广为流传的民国四大美女中,对林徽因的评价是才貌并重,这可见林徽因除了美貌,还是一位才女。在文化上,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绘画都成绩斐然,著名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至今仍让人赞不绝口。此外,她还精通英语,翻译上的成就也令人咂舌,《中国建筑史图录》就是林徽因用英文撰写的作品。
在专业成就上,林徽因的贡献是在建筑上,她和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锋,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被赞誉为中国著名建筑师。
在感情婚姻上,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爱恋关系成为一段传奇。而林徽因与梁思成走进婚姻则 更是一段佳话,与梁思成的结合既是得父母意的秦晋之好,又有西式爱情的浪漫自由。婚后,更是与丈夫并肩在建筑领域,夫妻二人共创的建筑成就为世人所知为历史铭记。
在社会交际上,林徽因曾有著名的“太太的客厅”一说,林徽因交往的人都是当时最精英的一批文人学士——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物理学家周培源、文学家胡适、社会学家陶孟和、国际政治专家钱端升、哲学家邓叔存、美学家朱光潜、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作家沈从文……都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真是往来无白丁啊。
总之,作为一个女人,林徽因集美貌、爱情、婚姻、学识、智慧于一身,兼通文理,学贯中西,在各大文化和学术领域取得世人皆知的成就,实在是了不得了。因而,综合素质更高的林徽因在后人的评价中也极高,有人说林徽因标记着一个时代的颜色,深以为然。
说到民国时期的奇女子,笔者脑海中之一个跳出来的名字便是“施剑翘”,这个女子可谓之传奇中的传奇,她完全诠释了一句古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究竟做了什么事儿?咱下面细细道来:
话说在1935年11月13日下午3点半,地点是天津卫,一个曾经的大军阀孙传芳照例到“居士林”礼佛烧香,这天下午一切老样子,孙传芳在进香后还虔诚的祷告了一番,口中念念有词,随后跪拜叩头准备退出佛堂回家,但是就在此时,一个黑影从旁边闪过,同时一只冷冰冰的枪口对准了孙传芳的后脑勺,砰砰砰三声枪响后,孙倒在了一大片的血泊中开始抽搐了起来,片刻后便咽了气,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的侍卫便把这个行凶人按到在地,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位女性,没错,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施剑翘。
可为何这名女子要刺杀孙传芳呢?此事还要从1925年说起,在这一年一个叫做施从滨的奉系军官被杀,施从滨当时是奉军第二军军长,他当时和身为直系的孙传芳在安徽交战被俘虏,尔后孙传芳杀害于蚌埠车站,并且被暴尸三日,于是这一天,施从滨的女儿年仅20岁的施剑翘便下了一个毒誓,一定要手刃孙传芳,为父亲报仇。于是,十年后的这一幕便在天津上演了,施剑翘亲手杀了她的仇人-孙传芳。
最后的结局也比较神奇,民国 *** 并没有以杀人罪处决施剑翘,最后还将其释放,她197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
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民国也是一个奇女子辈出的时代。文有张爱玲林徽因,武有施剑翘郑苹如,影有阮玲玉胡蝶,唱有孟晓冬周璇
......
可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最崇拜的,我却要选择一个不闻达于世人的奇女子,在说出她的名字之前,先给大家看一本书的题词。这本书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林森、于右任等题词,孙科、戴季陶作序,这本书的名字叫《康藏轺征》,作者就是我的答案——刘曼卿。
在民国汉藏关系史上,以“汉 *** 之两重资格”,主动 *** 单骑入藏,使南京与 *** 上层取得直接沟通,双方的政治关系得到改善;抗战期间,发起组织民间团体入藏宣传抗日,使西 *** 众对于团结抗日、共赴国难有所认识,“一个弱女子任以四万万人所不胜任之任”者,唯有刘曼卿一人,不愧“五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的称号。
(刘曼卿像)
一、刘曼卿的之一次入藏
刘曼卿(1906-1941?),藏名雍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于 *** *** ,其父刘荣光(又名刘华轩), *** 人,曾为清朝驻藏大臣秘书,担任汉藏文翻译,多次往返于北京和 *** 之间,其母为四川康定一代的藏族。1912年,居家迁往印度大吉岭,1918年迁回北京。刘曼卿求学期间,先学师范后学护士,“旨在回归 *** ,提倡改良康、藏女界生活,以期渐次促于文明”。
因精通汉、藏、英等多门语言,1928年冬,刘曼卿受邀担任五台山堪布罗桑巴桑的翻译赴南京见蒋。在宁会谈期间,刘曼卿表现的从容大方,尤其是其对藏事颇有研究,深受戴季陶和蒋的赏识,破格被聘为行政院文官处一等书记员。就职期间,刘曼卿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格桑泽仁,也遭遇到了她一生中更大的情感打击,自此刘曼卿发誓再也不涉足爱情。
(刘曼卿与格桑泽仁、刘曼云一家的合影)
正在其为情所伤之际,1929年川边甘孜地区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南京亟需选派代表赴藏沟通,刘曼卿借此机会正式向文官张古应芬主动提出入藏调查。
(刘曼卿入藏申请书)
国府很快就批准了刘曼卿的请求,1929年8月1日(一说7月15日),刘曼卿由南京启程进藏,文官处二等书记官孔党江村(藏族)以“ *** 调查员”的身份随同前往,取道重庆、成都、康定、昌都,沿川藏线入藏。1930年2月28日,刘曼卿到达 *** 。一个月后土登嘉措在罗布林卡格桑德吉宫殿之一次接见了刘曼卿并破例为其摩顶。5月25日,土登嘉措再次会见了刘曼卿,正式向其表达了其“倾心内向”的态度。
英人对吾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 *** 不能失”;“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之真正和平统一……都是中国领土,何分尔我……兄弟阋墙,甚为不值。”
1930年6月,刘曼卿离藏,转到锡金、印度,于8月7日回到南京,向国府报告此次 *** 之行的成果。刘曼卿此行往返历时一年,行程四万里,不辱使命之功使得“与 *** 十余年不通文达之(土登嘉措),今已派有代表驻京”。
(当时报纸上对刘曼卿的报道)
刘曼卿回到南京,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 *** 褒奖备至,学界、女界、新闻界请她作报告,她在鲜花簇拥面前表现得很谦虚。后来,她把旅途日记整理成书《康藏轺征》,也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那本书。
刘曼卿的后三次进藏
1932年5月,刘曼卿奉命再次入康藏调查。这一次她不愿再经四川,而是改走海路,取道越南到云南,准备从云南进入 *** 。由于当时康藏战事影响,交通受阻,刘曼卿在云南停留多月并没有进入 *** ,也没见到土登嘉措。1935年,刘曼卿又因外祖母丧事只身赴藏,但因为其终点在四川康定,并没有真正进入 *** 。1936年,刘曼卿根据对康藏教育的调查编著成《边疆教育》一书,其目的在于说明边疆问题的重要性。
(《边疆教育》1937年商务印书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曼卿意识到前线打仗,要依靠后方、边地的安全,也为了向藏地人民宣传抗日之决心,在云南、重庆等地组织康 *** 士发起了”康 *** 众抗敌赴难宣传团“、”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赴各地慰劳宣传。1938年12月,刘曼卿受命再度入藏,取道缅甸、印度,几经周折,于1939年2月2日又回到了 *** 。宣传团在 *** 积极宣传抗日,活动达四个月之久。1939年6月7日,刘曼卿一行离藏,带着”可表示遥远后方之西 *** 众自动敬慕抗战将士之热忱“的110多匹氆氇返回丽江。
(藏文版《义勇军进行曲》曲谱)
1941年,刘曼卿将 *** 同胞捐助给抗日将士的屋子带回重庆。回到重庆后刘曼卿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不久因病在重庆巴县一处乡间宅院去世,年仅35岁。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回答只能写到这了,如果对她有兴趣,可以找一本她的传记看看。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市职称评审破格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市职称评审破格条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多多关注纳才网职称评审平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