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官网入口:https://dean.ctbu.edu.cn/

重庆工商大学 教务处官网入口: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规章与制度。

二、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订学校教学方面有关规章制度及各种教学文件。

三、负责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

四、负责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与管理。

五、负责全校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举办教学研讨会;负责组织教育教学成果评奖工作;负责《高等教育研究》编辑。

六、负责组织普通全日制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研究与编订。

七、承担学校普通全日制学生教育教学的组织、运行和管理工作。

八、负责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的注册、考试、学籍和学历管理工作。

九、负责全校学生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十、负责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规划工作。

十一、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十二、负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日常工作。

十三、会同人事处审定教师的任教资格,核定教师教学工作量;负责教师的非学历培训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与兄弟学校的教学业务交流。

十四、会同远程中心指导、促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十五、负责协调学校委托管理的教学资源。

十六、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

一、参评资格:

1. 在2018年毕业的派斯学院本科生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

2. 在2018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

3. 在2018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

4. 已取得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学位;

5. 在2018年毕业的派斯学院国际学生;

6. 在2018年毕业的派斯学院留学生;

二、评选程序:

1. 由学院提出评选名单;

2. 由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评选材料;

3. 由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评审;

4. 由学院推荐优秀毕业生;

5. 由学校领导组织评选;

6. 由学校领导宣布结果;

三、评选标准:

1. 学习成绩优异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在校期间成绩名列前茅;

2. 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积极进取,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感;

3. 在校期间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有较强的社会贡献;

4. 在校期间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

5. 在校期间有良好的学术科研成果;

6. 其他符合学校要求的优秀表现。

重庆工商大学金融类博士毕业待遇

您好,重庆工商大学金融类博士毕业生的待遇相对较好。首先,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博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各类奖学金和补贴,如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校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此外,博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获得相应的研究经费和津贴。

其次,重庆工商大学金融类博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金融行业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博士毕业生在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都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同时,博士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高校、研究机构等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最后,重庆工商大学金融类博士毕业生还可以享受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博士学位是更高学位,可以增强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总之,重庆工商大学金融类博士毕业生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学金和补贴、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享受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多重优势。

重庆工商大学图组织结构

姑且称你为同学吧

图组织结构分很多种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不知道你是要哪个方面,或者是单个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的?

如果看到的话请补充问题

这里有一份学校主要领导的

李春茹 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档案馆)、组织部(党校)、离退休工作部(处)。

李春茹,女,汉族, *** 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1982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就读本科,获学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85—1988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哲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历任西南政法学院马列部、国贸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法律系党总支书记等职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1999年12月至2009年8月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兼任重庆市社科联常委、副主席,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李春茹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等二十余部。其中,有的成果曾获省部级奖项。主持及参加省部级课题四项。

李春茹同志从事行政管理多年,近年来荣获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崇举 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王崇举,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汉族, *** 党员,重庆人,1948年出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经济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2月,任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1999年3月至2002年4月任重庆商学院院长。2002年4月至今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系之一、二届重庆市人大代表,第三届重庆市政协常委。

王崇举同志长期从事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运筹学、系统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数量经济学理论与 *** 、宏观经济决策理论与 *** 等领域有相当影响,是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现为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是重庆市之一批、第二批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王崇举同志先后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与 *** 民》、《中西部地区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环境和条件研究》和《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东西部开发战略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等国家、部委、省市科研项目30多个,科研成果丰富,对国家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理论探索及实践做出突出贡献。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各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6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编著3部,研究报告若干份,多次领衔重庆市委市 *** 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被各级 *** 部门采纳运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荣获国防科工委软科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它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

黄志亮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分管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评估办公室、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黄志亮,男,教授,汉族, *** 党员,重庆人,1955年8月出生。1988年 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重庆市市 *** 办公厅财经办任主任科员。1989年到重庆商学院工作,先后担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党委委员、副院长,1995年获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部级专家称号。2002年4月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黄志亮同志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现任重庆市三峡移民与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西部经济论坛》(重庆工商大学学报)副主编。

黄志亮同志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发展研究》、《西部开发中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创新战略研究》等课题10余项,独立或合作出版的专著和著作有《现代企业创新论》、《重庆经济发展论》、《重庆与云贵川藏桂经贸合作研究》等10余部,先后在《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7篇。主要代表作为《重庆经济发展论》(专著)、《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专著)、《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专著)、《实施四大方略,推进重庆经济开发》(论文)、《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阶段比较中的思考》(论文)、《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论文)、《多层次区域创新战略初探》(论文)。

朱伯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主持学校纪委全面工作;分管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报)、统战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工会、教代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校园文化工程建设。

朱伯兰,女,1953年出生,汉族,重庆市人, *** 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6月至2002年4月在渝州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三峡经济系党总支书记、校长助理、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党校副校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2年4月至今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校工会主席、教代会主任。

朱伯兰同志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高校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研究。是校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21项;主编、参编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全国人文社科成果、省、市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奖多项。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

黄 朗 副校长 分管基建处、保卫部(处)、武装部、实业开发总公司、科技开发总公司。

黄朗,男,教授,汉族, *** 党员,湖北汉阳人,1956年1月出生。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理学学士。毕业后至今分别在渝洲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党政管理工作。1995年11月至2002年3月担任渝洲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4月至今担任重庆工商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朗同志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党政管理工作。重庆市高校基建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高校后勤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红十字会高校协会常务理事。

黄朗同志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主研和参研的课题有《重庆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移民安置工程研究》、《重庆市经济增长中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因素的实证分析》、《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社会化与学生工作阵地建设研究》、《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 *** 与途径研究》等;主编和参编的专著和教材有《新世纪的奠基理论》、《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等;先后发表《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论诚信道德平台的构筑及其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论略》、《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努力实践“ *** ”,永葆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观”》、《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对 *** 实事求是思想的解读》、《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等论文。

黄朗同志曾先后被评为重庆市职称改革先进个人,重庆市人事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先进个人。

黄大勇 副校长 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党政办公室;分管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实验设备管理处、数字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融智学院;分管校地合作办学工作、对口扶贫工作;兼任校体委主任。

黄大勇,男,汉族, *** 党员,硕士,教授,1965年12月出生,四川内江人。

1987年7月毕业于安徽淮北煤师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2002 年在重庆商学院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委员等;1994年7月——1995年7月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旅游系进修做访问学者,2001年1月——2002年2月在重庆市委党校第三期青干班学习。2002年7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2003年10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助理,2004年9月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黄大勇同志是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重庆市旅游管理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旅游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个人会员、重庆市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秘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国际税务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旅游管理、旅游学概论、区域旅游经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教育部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三峡重庆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及重庆市软科学项目等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江津市旅游发展规划》、《城口县旅游发展规划》等20多项。出版《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战略研究》、《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10多部,在《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各级奖励10余项。

郑旭煦 副校长 分管教务处(高教研究所、全球发展学习 *** 重庆远程学习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分管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兼任校语委主任。

郑旭煦,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汉族, *** 党员,1964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90-1991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进修;199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药物工程和药物流变学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2000年7月任渝州大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系副主任、主任,2002年10月任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11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助理,2004年9月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郑旭煦同志长期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专长为天然药物筛选与化学、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催化技术。是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2006-2010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科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学技术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副主席,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等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郑旭煦同志近五年主持主研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获授权3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发明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

陈运超 副校长 分管后勤处、图书馆、学术期刊社、继续教育学院、派斯学院;分管对外培训工作。

陈运超,男,汉族, *** 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1965年1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 *** 后勤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 *** 后勤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教育学(高等教育)博士学位。

1989年7月—2002年8月,历任 *** 后勤工程学院油品应用化学系教员、教务处参谋、副处长、高教研究室主任。2003年9月-2006年9月,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2006年10月至今,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及其国际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已发表中英文论文45篇,出版著作3部。现为欧洲高等教育研究协会会员、美国Vanderbilt大学《皮博迪教育研究》(ThePeabodyJournalofEducation)编委。

何勇平 副校长 分管科研处、研究生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MBA教育中心、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分管产学研结合的相关工作。

何勇平,男,1961年4月生,重庆长寿人,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 *** 教授。1984年7月参加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 *** 。工作经历丰富,历任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中文系任党总支副书记、总务处副处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市教委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社会科学处处长。现任主要学术职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会理事、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

苟朝莉 副校长 协助党委书记分管离退休工作;分管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江北校区管理委员会;分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

重庆大学自考(重庆工商大学自考官网)?

重庆大自考和小自考含金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受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证书上面没有写大自考和小自考的字样,毕业证上并没有大自考和小自考的区别,只是社会将两类不同学习模式进行区别开来。不论大自考还是小自考,最终拿到的学历证书是一样的,都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询,都可以用来出国、留学、考公务员、评职称、考各种资格等级证。

二、重庆大自考和小自考相同点:

1、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二者的毕业证书都是由主考院校联合自考委员会颁发的,没有大自考、小自考字样。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含金量也是一样的。

2、考试费用

大自考和小自考的考试费用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多和少。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大自考和小自考的申请时间都是一样的。

3、含金量

理论上来说,二者是一样的,无论是资格证报名还是评职称、考研、考公务员等都可以。

三、重庆大自考和小自考不同点:

1、报名地点不同

小自考一般需要在主考院校或者主考院校指定的助学机构或助学点报名。大自考可以直接在各地自考办或考试院官网上报名。

2、考试内容不同

大自考所有考试均是由全国考委和省自考委联合出题制卷。小自考科目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类,统考考试还是由全国考委和省自考委联合出题制卷,校考课程由学校命题考试。

3、自考统考科目不同

大、小自考考试科目都是十几门。大自考所有科目全为国家自考办统一考试(统考),而小自考会划分为统考科目和校考科目两种,校考非常简单,学生只需把精力全部放在统考科目上。小自考统考一般是7科,个别专业是4科或8科,统考难度较大,每次统考最多报4科,校考考一般9-12科,难度较小。

4、考试时间不同

大多数省份大自考一年只有2次统考,时间在4月和10月;小自考一年可以有4次考试机会,统考一般在4月、10月;校考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定委员,重庆工商大学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