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体育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吉林体育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

吉林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体育学

二级省级重点学科: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二、吉林体育学院简介

吉林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地处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2004年,经吉林省人民 *** 批准,原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吉林体育学院。建校近六十年来,吉林体育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为国家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南岭和临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7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近600人,各类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不仅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长白山学者、省资深高级专家、省高级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级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著名专家学者,而且,一大批教师担任着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和世界、全国各类体育协会(学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务。

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专业授权点。拥有省级“重中之重”重点立项建设一级学科1个(涵盖4个二级学科),二级省级重点学科2个。1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中专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体育总局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1个;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个,吉林省健身志愿者培训基地1个。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建设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

竞赛成绩卓著,学校的拳击、散打、滑雪、跆拳道、射击、射箭、游泳、体育舞蹈等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一系列优异成绩,其中拳击队、散打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已达国际水平。建校以来培养了世锦赛女子举重冠军李亚娟,世锦赛、世界杯女子速滑冠军叶乔波,世锦赛女子花样滑冰冠军陈露,世锦赛、世界杯短道速滑冠军李佳军,世锦赛、世界杯女子拳击冠军李金子,世锦赛女子散打冠军鄂美蝶、刘玲玲,亚洲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赛冠军董玉萍,四大洲花样滑冰比赛男子花样单人滑冠军李成江等一大批世界和洲际冠军,为国家赢得了殊荣。

学生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精神文明建设收效显著,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国际交流日益活跃,近年来,连续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法国、台湾地区等一些国家和地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每年互派教师、学生开展访学和交流活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吉林体育学院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吉林体育学院将按照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发扬“创新、执着、善治、共赢”的体院精神,坚持创新、创业、创优,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吉林体育学院特色、国内体育院校一流、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的地址在哪里啊? *** 是多少?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设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重庆市体育局职称公示,通信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一号 邮政编码: 401147 联系 ***重庆市体育局职称公示:023-86868855、86867253

[重庆市]重庆市体育局职称公示,重庆市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

合肥三十埠为何叫太白路学校

合肥三十埠为何叫太白路学校?因为太白路学校是学校的名字,由于在三十埠建设,所以也叫三十埠太白路学校。

济宁2022高级经济师评审结果延期了吗

下载APP

首页 高级经济师 申报评审

山东济宁关于做好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来源: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08-31普通

关于做好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济宁高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太白湖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

根据《山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鲁人社规〔2021〕1号)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告》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申报评审时间和范围

(一)申报评审时间

2022年度我市组建的各高、中级评审委员会应提前制定评审计划,并于12月底前完成申报、评审、公布、发证等工作。如遇特殊情况,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确需延期申报或11月底前仍未组织评审的,须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书面申请。我市未设置评审委员会(含委托评审)的,根据相应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时间安排进行。我市实行“以考代评”“考评结合”的职称系列,原则上应于9月底前完成考试。

(二)申报范围

1.凡在我市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员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均可按规定的标准条件申报评审相应的职称。

2.在我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参加我市职称评审须符合相应职称系列(专业)的标准条件,可以不受原职称资格限制。

3.中央、省属驻济单位和外市委托我市评审职称的,须经有权限的部门开具委托函。有关程序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简化中央驻鲁单位高级职称委托评审手续的通知》(鲁人社字〔2019〕163号)规定执行。

4.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参加职称申报评审。

二、申报评审条件和政策

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标准条件,我省已完成标准条件修订的职称系列按照新条件执行,未完成修订的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标准条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

2. 按照《关于全面开展初级职称考核认定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字〔2021〕56号),2022年我市初级职称继续实行考核认定,不再组织评审。

3.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 *** ( *** )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4.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实现贯通的工程、农业、体育、工艺美术、文物博物、艺术、实验技术、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参加相应系列职称评审。

5.非企事业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的人员交流聘用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在现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符合相应职称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相应的职称。

6.改系列(专业)职称申报,应当在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并符合申报系列(专业)的职称标准条件。申报的职称应当与原取得的职称同层级,申报的系列(专业)应当与现专业技术岗位相一致,当年度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改系列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可以累计计算,相关的业绩成果可以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依据。

7.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9〕14号)有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关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符合相应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可视同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直接依据相应职业资格申报。

8.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我市在建设工程、交通工程系列实行初、中级“以考代评”,不再组织评审;副高级实行“考评结合”,考试合格方可申报参加评审。具体考试安排由行业主管部门另行通知。

9.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我市在审计专业高级职称实行全市统筹“打包申报”。

10.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应在评审前组织面试答辩,答辩可采取个人述职和答题等方式进行,答辩内容为参评对象的工作情况、业绩成果及参评论文代表作等情况,面试合格方可参加评审。鼓励副高级职称评审增加面试等测评环节。

11.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基层人才、援疆 *** 援青人才、扶贫协作重庆人才、复合型人才、事业单位创新创业科研人员、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等有特殊政策的,按其规定执行。部分职称评审相关政策见附件1。

12.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将技术创新、专利发明、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方面获得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作为重要参考。

13.对经省级相关部门认定,作出突出贡献的卓越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直接纳入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通道。

14.建立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中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制度,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越过初级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15.按照县级以上党委、 *** 要求,经组织选派脱岗参加重大活动、重要任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党委、 *** 相关部门认可或出具证明后,其年度内累计派驻天数超过3个月的或连续两年内超过5个月的,可视同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经历,选派期间专业工作量按照在岗工作水平的2倍统计,现职称聘期内可以累计计算。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按原政策执行。

16.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关规定,申报人员要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时,“职称申报评审系统”自动从“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提取近5年的继续教育数据。本年度,“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与“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后台数据共享的方式进行对接,专业技术人员只需在我市平台进行培训和学时申报等操作,学时记录将自动推送到省平台,个人无需另外操作。

17.对中、初级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卫生技术、船舶、翻译、出版等8个职称系列,全省统一“以考代评”的档案、快递工程、大数据工程、卫生管理研究、安全工程、物流工程、 *** 安全工程、饲料兽药工程等8个职称系列(专业),我市“以考代评”的建设工程、交通工程等2个职称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层级职称,不再进行相应层级职称评审或认定。对国家或省市实行高级职称“考评结合”的会计、统计、审计、经济、档案、快递工程、大数据工程、卫生管理研究、物流工程、建设工程、交通工程等11个系列(专业),专业技术人员需参加相关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三、申报和审核要求

(一)申报要求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按照评审计划确定具体申报时间和要求,及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和组建单位官方网站发布申报评审通知。申报人员登录“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的“专业技术职称”模块进行填报。职称申报评审实行个人诚信承诺制。申报人对本人申报行为负责,承诺申报内容及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对能提供信息共享或者网上上传电子佐证材料的,原则上不再要求申报人提供纸质材料。凡是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 *** 部门内部核查或者部门间核查、 *** 核验等能够办理的,不得要求申报人员额外提供证明材料。

(二)申报程序

1.继续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申报推荐办法。单位组织推荐时,要成立7人以上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组成的推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规模较大的单位应相应增加人数),对申报人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名单。单位根据推荐委员会提出的推荐名单,研究确定推荐人选。

2.用人单位应当打破档案、身份的限制,健全本单位职称申报推荐程序,对申报人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并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逐级推荐上报。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应及时退回并向申报人说明原因。

3. 单位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办事机构)要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对不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超出评审委员会受理范围或违反委托评审程序报送的申报材料,应及时退回。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1)不符合评审条件;(2)不符合填写规范;(3)不按规定时间、程序报送;(4)未经或未按规定进行公示;(5)有弄虚作假行为;(6)其它不符合职称政策规定的。

4. 推荐参加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呈报;推荐参加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和省授权我市组建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由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或市直部门审核呈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专业技术人才按照属地原则可以由所在地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通过人事 *** 机构推荐上报。自由职业者可以由人事 *** 机构或者所在社区、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履行审核、公示、上报等程序。各县(市、区)也可以结合实际进一步畅通渠道。未经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市直主管部门人事机构和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并填写审核意见的材料一律不得受理。各系列职称申报材料一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主管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不得指派申报人员携带个人申报材料上报。

四、评审组织要求

(一)评审委员会组建及调整

2022年度我市高、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名单见附件2,党校教师、工艺美术、法医技术、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冶金工程、黄金工程、安全工程、文学创作等系列(专业)因申报人数较少,我市不再组建相应高、中级评审委员会,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并联系好委托评审事宜,经我局出具委托函后统一委托评审。档案系列中、初级实行全省统一“以考代评”,不再设置相应中级评审委员会,初级职称不再适用考核认定有关规定。

2022年度省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新增卫生管理研究、安全工程、物流工程、 *** 安全工程、饲料兽药工程等专业评审委员会,在经济系列高级评审委员会增加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供应链管理评审专业。继续开展工业互联网、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新型功能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特色专业职称评审,我市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按照要求自主申报,评审结果全省通用。

(二)评审委员会评审

各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评审工作方案、遴选专家组建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分类评价的原则,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不唯奖项,结合实际创新评审评价方式和办法,突出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质量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有条件的评审委员会可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申报人员单独分组进行评审,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加大服务基层力度,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根据专业技术特点建立专家服务基层积分制度,积分情况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

(三)公示和发文发证

评审结束后,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应及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和组建单位官方网站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按程序确认或核准备案,及时行文公布,职称取得时间从评审通过之日起算。全面推行职称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登录“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下载打印电子证书。

五、纪律要求

(一)严肃评审纪律。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要按照省、市职称相关政策要求,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改革举措

莱西市教育局 *** 号码是多少

莱西市教育局 *** 号码是:0532—81879090

负责政务公开等工作。

政工科 0532—88484316

教师队伍建设重庆市体育局职称公示,干部职工任免、调配、评先选优、职务评聘、教师资格认定,工资福利办理,退休人员安置,病故人员抚恤,师范生就业,档案管理,女职工权益保护,困难职工救助,离退休老干部慰问等工作。

扩展资料:

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干部分工

发表日期:2019-04-02

李中禹(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主持市教育和体育局党政全面工作。

徐长远(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负责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会等工作。

刘显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市委教育工委委员):负责全市基础教育、特殊教育重庆市体育局职称公示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负责规划指导全市中小学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

负责教育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负责招生考试工作;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研究工作;负责全市中等及以下学校体育、疾病防控、卫生与健康、艺术、国防教育等工作。

分管基础教育管理办公室、招生考试办公室、电化教育研究室、体育卫生艺术教学研究室。

褚光斌(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市委教育工委委员):负责职成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力量办学等工作;负责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扫黄打非、行政执法等工作;负责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教育基建管理等工作。

分管职成教育管理科、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安全管理科、基建与装备管理办公室。

吕娉娉(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市委教育工委委员):负责学前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内部审计、 *** 稳定、行风建设、综合治理、教育法治建设、反邪教等工作。

分管学前教育管理与研究办公室、审计科、维护稳定工作办公室。

姜  宇(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市委教育工委委员):负责机关行政管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政策研究与咨询、综合性文稿起草、对外宣传、机关安全保卫等工作;

负责教育系统干部人事管理、教职工工资福利、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评先选优、干部教师培训、教育系统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妇女、计划生育、统战、双拥等工作;负责教育督导督查工作。

分管办公室、教育政策研究室、政工科、教育督导室。

李茂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市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挂任副局长):负责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教材教辅征订与管理等工作;主持莱西市实验学校工作。

分管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办公室、高中教学研究室、初中教学研究室、小学教学研究室、心理教学研究室、语言文字教学研究室、教科所。

咸国栋(市教育和体育局二级主任科员):负责全市教育经费预算与审核管理;负责中小学和幼儿园财务管理、扶贫助学、集中核算和监督等工作;负责教育系统 *** 采购。

负责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商店、水电暖、中小学学生装、作业本等学校后勤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

分管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后勤管理办公室。

赵锡刚(市教育和体育局总督学):协助姜宇同志抓好有关工作,主持政工科工作。

张友波(市招生自考办公室主任):主持招考办工作。

战丕芹(市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协助李茂泰同志抓好有关工作,主持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办公室工作。

李  兵(市教育和体育局三级主任科员):协助吕娉娉同志抓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张  超(市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协助刘显杰同志抓好全市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外公开服务咨询 ***